意园位于常州市区后北岸4-8号,今文化宫基督教堂北侧,旧时白云溪畔。意园北接迎春桥,西望白云渡,东临县学街,西首原为清初蒋启宸宅,东首系清康熙四十八年(1709)状元赵熊诏宅邸花园。其临溪小筑即恽南田赁居之“瓯香馆”遗址。
赵家在清康熙、乾隆年间盛极一时。赵熊诏的父亲赵申乔(1644—1720年)字松伍,又字慎旃,武进人。康熙九年进士。以贤能获得朝廷重用。康熙二十七年,授刑部主事,后升任户部尚书。此云溪府第便是赵申乔在户部尚书任上修建,约在1713年后。当年赵府有28进厅屋,占半条县学街,内有魁星阁、延桂山房、藏经楼和前后花园等建筑,宏丽精致。
咸丰十年(1860),太平军攻占常州,设圣库于此。英王陈玉成曾驻节。同治三年(1864),李鸿章军陷城,劫掠圣库,后纵火焚烧,此处房屋大多被毁,只有大门、延桂山房和魁星阁幸存。
光绪十二年(1886年),在湖北潜江任知县的史干辅退休归乡,购下这块饱经忧患的废墟,加以修整,重理山水,将“方玉堂”改建为“望月水榭”,集北宋书法家蔡襄书“以意为之”匾额而取名“意园”。园四周筑有围墙,并用龙形花墙隔成内、外园。墙顶檐脊似波浪起伏,谓之“龙墙”安博体育app下载。墙面分置形状各异的三孔双层漏窗,内外借景,别有境界。其精美独特,在江南园林中极为罕见。
内园花木掩映,竹树葱郁,叠石为山,分呈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景。建有花厅,呈“凸”字形朝南五间经堂。东面一间与船厅相邻,壁上嵌经文石刻八块。中间凸出的三间为男经堂,左右两间为女经堂。堂前黄石假山奇峰峻岭,丘壑跌宕,山径回转,山上有老桂、黄杨,每到中秋,桂花飘香,溢出园外。
外园南侧筑室为延桂山房,檐前植翠挂,石笥分列其间。又有小池拱桥、亭阁回廊,廊房壁间嵌有宋代米芾、蔡襄等历代名家书法石刻10余方。北有魁星阁,挺立北墙下,墙外便是白云溪白云湾。魁星阁为三层方阁,规模不大,传说赵熊诏在此读书而高中状元,因而得名。常州老人一般都知道这个魁星阁,它曾是过去端午节观看白云竞渡的制高点,也是原白云溪边的最高建筑之一,为众多市民所仰视。
魁星阁下为船厅一楹,以漏窗隔成内外。西辟方门,别有洞天,以败壁中所得“溪山小隐”砖额榜诸门楣。“过月洞”,原有小山叠石成洞,可容出入。岩东有方亭日“一房山“,迆西而北,园外即是白云溪,临流筑榭,即为二层“望云水榭”。意园古朴典雅,小巧玲珑,布置适宜。1987年12月列为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宅院部分为史干甫家宅,南北排列四进,为硬山式建筑。第一进为门屋,有轿厅;第二进为正厅,带有侧厅;第三、第四进均为宅屋,为家眷所居,北端有柴房等。每进间有内院或走廊,内院均布置有花坛。
世易时移,白云依旧,溪流无存。历史似乎并不久远,变迁却是如此之大。状元府第成记忆,名家书刻难寻觅。据1995年出版的《常州市志》记载:(意园)内外园房屋及魁星阁基本完整,书法石刻可寻,假山已移至人民公园,小池填没,亭榭无有,已成民居。另有记载说书法石刻和假山均移至人民公园。
意园,虽已找不到当年状元的踪影,但从中走出了那么多才子,他们的意气、才气、文气仍在龙城常州的土地上不断升腾。随着近年来常州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,文物保护工作不断推进,恢复意园的呼声越来越高。早在2003年前后,常州文保部门就对史干甫宅进行修缮,可惜当时未能修复花园。2017年11月,意园修复重建工程终于再次启动!
笔者近日走访了意园修复工程项目办公室,得到工作人员热情接待。据介绍,意园修复工程目前正有序进行,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征地工作园林。
随后,笔者在工作人员指引下,探访了修缮后的史家宅院。从沿街商铺进入,可见一间单檐卷棚硬山式大堂(应为史宅正厅),堂内宽敞,前后有镂花扇门,从后门窗向外看,似有围墙。此后,笔者又从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获悉,意园修缮方案经多次研究,已近定稿,修复工程在2018年全面启动。
意园,虽曾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园林,却从来没有被遗忘!我们相信,在常州市文保、建设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关心下,意园修复工程一定能顺利进行,早日向公众开放!且待那时,看白云溪畔,长堤芳草,夹岸垂杨,画舫往来,一派天然景象!